对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来说,如果要进行民事活动,是需要有监护人的,如果要进行诉讼活动,是没有独立的诉讼行为能力的,是需要由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那么,法定监护人与法定代理人的区别是在对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的管辖范围。下面,律霸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监护制度和法定代理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监护不完全等同于法定代理,监护人也不等同于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主要是从参加民事活动、实现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方面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提供法律保护。无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这样就能够使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通过法定代理人的代理,充分、及时、有效地参加各种民事活动,满足其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的需要。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的职责如下:
(1)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赔偿金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出,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承担。
(4)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人民法院可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
监护制度涉及到人身、财产两大基本方面,因而会对被监护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既涉及到法律行为,也包括一般生活行为;既涉及到财产权益的保护,也包括人身权利的保护;既涉及到权利的设定与行使,也包括义务的履行与责任的承担。
小编为您整理,总之一句话,监护是一种全面、连续、综合法律保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护制度,而法定代理则主要是在限制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活动的监管而设立的法律制度,因此法定代理人制度是完全的包含在监护制度之中。简而言之,法定代理人需要履行的职责应该是完全包括在监护人所需履行的职责之中。
监护人的确定标准
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
什么人可以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
聚焦对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来说,如果要进行民事活动,是需要有监护
法律知识获得专利权,就必须要向专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如果满足条件则就可以取
法律法规近日,武威市人民检察院与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充分调研、沟通协商的基
法律百科离婚过错方认定标准是存在一方或双方重婚的行为、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实
法律讲堂自己申请工伤认定需要一般是需要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的时间申请工伤认定
谅解书能减刑多少?谅解书减刑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谅解书是指
住宅可以开私房蛋糕店吗?如果从事专门销售的蛋糕店,办理《食品流通
现金支票是专门制作的用于支取现金的一种支票。当客户需要使用现金
Copyright 2004-2022 fawuwang.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5 227 67@qq.com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26 有害信息举报